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债务付息支出合计4107亿元,同比激增41.2%,创下历史新高,已经远超去年全年总额;而同期财政收入增速却不到6%。
在最近几年整体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利息支出的持续增加背后被认为是政府债务总额的快速膨胀。而地方政府负债的增加速度远超中央政府,是政府债务增加的主力军。
数据还显示,一些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负债大省。截至去年底,高居榜首的江苏省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高达10,000多亿,成为首个破万亿的省份。
山东、浙江和广东三省紧随其后。而贵州省的负债率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超过红线,上升到87%,高居中国各省之首。
不过,地方债务的规模到底有多大,一直被认为是个谜。因为地方政府上报是一个版本,国家审计署的调查又是一个版本,而学界和金融机构的估测通常又是另一个版本。
香港《东方日报》评论认为,造成多种地方债务版本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少报瞒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因为很多中共地方官员为了捞取晋升资本,都是寅吃卯粮,疯狂举债,打造政绩工程。
〝这些官员拍脑袋决策,拍心口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透支当地财政,留下天文数字般的债务,然后一走了之,最苦便是当地百姓。〞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政治学博士李天笑认为,对比美中两国,奥巴马执政8年,政府债务从10万亿长到近20万亿,长了2倍;中共江泽民执政时期,1997年到2006年增长了6倍,远高于美国的数字,现在习近平要处理这笔烂帐。
时事评论员蓝述也指出,目前中国面临的各种经济危机完全可以追溯到江泽民执政时期。因为当时江泽民完完全全是以GDP来衡量经济的发展,导致上上下下江系的官员都大搞政绩工程和腐败。
另外,国务院在日前发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规定〝地方政府对其举债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
《东方日报》评论认为,中央这一招,精准打击了地方官事事有中央财政兜底的惯性思维,重新厘清了地方政府的责任主体。
〝让诸侯在举债机制上少一些不科学的行政化意志,多一些法律制度的遵循;少走一些无序举债的老路,多做一些改善投资环境、政商环境的创举;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政绩需求,多一些长期建设的理念。〞
评论称,未来一年多时间的政治表现与经济成绩,将决定地方官员在十九大的仕途进退。如果辖区内地方债处理不力引发各种危机,诸侯的乌纱帽定然不保。
(记者蓝铭浩综合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标签: 地方债 十九大 经济 政府债务 财政部
延伸阅读::
- 【微视频】李克强称资金外流有内鬼
- 【禁闻】人民币贬值 中共央行会否出面干预?
- 一周经济回顾(2016年11月19日)
- APEC峰会 习宋短暂交谈10分钟 聚焦中小企业
- 川普时代来临 APEC领袖急寻新贸易选择
- 川人:经济政变魅影重现 北京当局如何抉择?
- 加拿大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
- 【今日大纽约】11月17日完整版
- 安倍见川普 专家:日本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 看好经济 耶伦称可能〝很快〞升息
from 新唐人电视台 - 全文推荐 http://www.ntdtv.com/xtr/gb/2016/11/21/a129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