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共官媒分别对中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刘延东以及中共国务委员杨洁篪22日发表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报》以及《外交政策》杂志的文章,进行了全文转载。
报导提示,汪洋的署名文章题目是《中美对话为什么重要?》,杨洁篪的署名文章题目是《中美合作符合两国和世界利益》,文章发表在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前夕;刘延东的署名文章题目是《系牢中美人文交流纽带》,文章发表在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举行前夕。
香港《东网》发表评论文章说,此次中方的三篇文章,虽然署名不同,但总体风格感觉是一个人写的,文采谈不上,都是政策宣讲、成绩列举、良好祝愿。
具体而言,最没看点的就是曾任中共外长的老牌外交官杨洁篪的文章,通篇都是枯燥乏味的外交辞令,既没有个性化的讲述,也没有学理上的战略分析。
稍好一点的是刘延东的文章,作为最高级别的现任中共女官员,刘延东也是照本宣科的宣讲,没有体现出女性细腻、感人的一面,只是古板的官僚套话,唯一的亮点是提到〝求同存异〞,但并没有说到底〝异〞在哪里。
文章指出,比起前两人的宏大叙事、常识列举和口号套话,汪洋的文章要好得多,语言比较生动,内容比较具体,更重要的是没有回避问题,提到中美在气候变化、贸易关税、汇率、投资方面的分歧,有事实描述、统计数字、民调结果等。
文章评论说,中共领导人在外讲话,以及媒体的对外报导,往往采用虚伪的取材、政治化的语言和自说自话的灌输,其实内容不是新闻,而是〝新闻联播〞。很少有人愿意看央视《新闻联播》前20分钟,相对来讲大家更愿意看最后10分钟〝其他国家水深火热〞的问题。
文章建议,中共官员的讲话和新闻应该暴露出问题,才有利于解决问题。否则,那种花钱在外媒发文然后又被国内媒体纷纷转载,说美国媒体高度重视、高度评价的做法,只能沦为利用中外的信息差,借洋人之口夸自己的笑话。
相关标签: 汪洋 刘延东 杨洁篪
延伸阅读::
- 汪洋成习近平代表 职务或将有变
- 美紧抓敏感议题不松口 汪洋称兄道弟打太极
- 中美〝恋人〞尴尬面对面 汪洋代习近平放话
- 高层势力选边站 昔日江友今挺习
- 张德江无计可施 张高丽被晾 传刘云山要抢王岐山位置
- 美中战略经济对话 聚焦南海、网攻与人权
- 暴雨袭卷大多区 GO火车取消部分时段
- 中南海分化加速 高层五大家密集表态释重大信号
- 刘延东自曝一重要职务 江泽民再遭重击?
from 新唐人电视台 - 全文推荐 http://www.ntdtv.com/xtr/gb/2015/06/26/a120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