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江泽民曾被华莱士问急眼 大骂中宣部〝很蠢〞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3月14日讯】13日一名女记者翻白眼的视频热传风头几乎盖过两会。为此,中共宣传部门急灭火。该事件被热炒之际,网络上出现了江泽民当年在接受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采访时的旧闻,称江当时大骂其助手以及中共宣传部很蠢,花大钱却净做蠢事。

3月13日,在中共人大会议〝部长通道〞开启期间,一名身穿红色外套女记者向官员提问时,旁边一位身穿蓝色外套的女记者,做出翻白眼等动作,被摄像机全程捕捉,并随着央视新闻的播出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焦点。

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此事在大陆微信、微博上形成刷屏之势,两人的大量资讯被网民人肉搜索出来。其中,身穿红色外套自称来自美国中文媒体的张慧君,所在的全美电视台被搜是人民日报海外网的一个〝马甲〞,是中共的大外宣。

该事件被热炒之际,中共官方迅速采取措施对此进行降温处理。据称,翻白眼的上海第一财经女记者,不仅被上级紧急召回解释情况,还被爆出被吊销记者证,甚至还可能遭中宣部处罚。

在这次事件中,网络上还出现中共前党魁江泽民在2000年接受美国著名记者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采访时,〝翻白眼〞大骂其助手以及中共宣传部很蠢,花大钱却净做蠢事的旧闻。

事件发生于2000年8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主持人华莱士,在中国北戴河访问了江泽民三个多小时。当时,华莱士拿出一张〝六四事件〞发生时的照片,遭到江泽民的助手抗议。

江泽民说,〝刚才我的助理抗议你拿出这张照片,我很遗憾。他很蠢。我们宣传部门的那些人也很蠢。他们看不出这张照片的真实含意,他们花了很多钱却净做蠢事。我们的对外宣传部门挤满了没有脑子的翻译机器,但我毫无办法。〞

江泽民一翻骂人的话,却暴露出中共在海外投资、收购和赞助的媒体,没起到中共所要的作用,反倒做了蠢事,令中共的丑闻在国际上进一步扩散的事实。

当时华莱士访问江泽民提到〝六四事件〞中的坦克人问题的录音摘录如下:

华莱士:你知道吗?我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天安门广场拦住坦克车那张照片时,我就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独裁是什么意思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象征,把中共的独裁打进我的心底。

江泽民首先说:我不需要翻译,我知道你说什么。我非常愿意回答这些问题。(但他并没有说具体的。)

于是华莱士追问:你做学生时曾经在上海示威?

江泽民来了精神,回答:不错。(独自唱起他在1943年反对日本军队占领中国时的抗议歌曲)同学们,站起来,保卫祖国!

华莱士毫不留情,指出:那是国民党时代,我们要自由,我们要民主,你当时是这样吧。

江泽民:不错。

华莱士:天安门广场上的人说什么,也是我们要自由,我们要民主吧。

江泽民开始狡辩:在1989年动乱中,我们完全理解学生要求更大民主自由时的激情,事实上,我们总是一直在改进我们的民主制度。但是,我们不可能允许怀有不良动机的人利用学生,以民主和自由为藉口推翻政府。

华莱士拿出在天安门广场学生起事时,站在坦克前面的坦克人照片,问了一个江泽民难以直接回答的问题:你佩不佩服这名青年的勇气?

江泽民一时不知所措,语无伦次的回答:他决没有被捕。我不知道他目前在哪里。看这张图片,我知道他的确有他自己的想法。

华莱士毫不留情追问: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主席先生,你钦佩他的勇气吗?

江泽民仍旧不敢正面回答问题,仍旧是跑题回答: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要强调,我们完全尊重每一位公民自由表达个人希望和愿望的权利,但我不赞成在紧急状态时任何对政府行为的当场反对。坦克停住了,没有压过去。

华莱士再次追问:我不是在谈论坦克,我在谈那人的心,那人的勇气,那个人,那个孤零零的人,站在那里挡着坦克。

江泽民: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却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上述对话源于1989年〝六四事件〞中,一名被称为〝王维林〞的青年男子,在北京长安街上只身阻挡中共军方坦克车队前进的历史瞬间,被海外媒体记者摄影和录像,照片成为近代历史上最著名镜头之一。

当时中共高层派遣的军队已经驱离天安门广场上的抗议群众,并造成大量死伤后的第二天,该名男子却不为危险,只身阻挡近18辆59式战车车队行进。领头坦克驾驶士兵一度试图转向绕过该男子,但仍遭到他移动拦阻而不得前进,最终停了下来。

当年的录像中,〝王维林〞还爬上坦克炮塔,试图和领队沟通,但最后在僵持不下之际,一名骑单车男子上前劝说,另有几名身穿蓝色衣服人士将他带离现场。至今〝王维林〞仍生死不明。

海外民运组织〝公民力量〞多次发起网上签名寻找〝坦克人〞活动。〝坦克人〞作为中共六四暴政的标志性人物,已经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最难面对的问题。

(记者李文馨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标签:  两会    女记者    翻白眼    江泽民    华莱士    

延伸阅读::


from 新唐人电视台 - 全文推荐 http://www.ntdtv.com/xtr/gb/2018/03/14/a136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