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喉舌《人民日报》近日突然在头版头条和二版头条大规模刊登其对某〝权威人士〞的专访。其中大量篇幅报导了该〝权威人士〞纵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消息内容。这种罕见的现象引发舆论界的特别关注与猜测,纷纷追问谁是〝权威人士〞?
5月31日,香港东网发表独立作家廖保平撰写的《这个〝权威人士〞是谁?》一文。该文分析称,作为中共〝喉舌中的喉舌〞,《人民日报》最接近中南海。这个常常连新闻的5W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都不全的媒体,承载的宣传任务远大于新闻任务。它很多时候〝肩负着中共高层对下面层层级级的官员或群众宣传、喊话、教育、指导的任务〞。所以,也有很多人通过研究这份报纸来〝揣测上意〞。
针对《人民日报》这次采取不挑明专访对象的身份,却大张旗鼓地刊发相关报导的做法,文章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权威人士〞纵论中国经济的言论具有非常强的个人色彩,应该是中共高级别的领导人,其身份不方便挑明。而他谈论的是相对敏感的话题,经由〝权威人士〞表述出来,就变成了集体的意见了,个人色彩大为减弱。
第二,高级别的领导人亮明身份站出来说话和隐匿身份说话效果是不一样的。亮明身份说话就是作硬性的要求、教育、指导,对下级官员来讲,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用隐匿身份的形式来说话只是隔空喊话,柔性劝导,只是提示各级官员〝认清大势〞,建议他们应该〝怎么做〞。
第三,这个〝权威人士〞可能是中共党内的智囊人物或智囊团队,他们接受官方委托,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进行研究后,其研究成果以〝新闻报导〞的方式发表出来,以便发挥其〝针对性的指导价值〞。
文章认为,〝权威人士〞具体是谁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代表了中共高层的声音,针对当前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发声。如果接下来中国经济仍无起色,当局就可能要〝亮明底牌〞了。
相关标签: 权威人士 人民日报 经济 中南海
延伸阅读::
- 传江泽民私建地下中南海 规格超毛泽东
- 外媒诠释周四股市暴跌内幕 老股民7个字道尽机关
- 胡少江:中国宏观经济管理进退失据
- 刘苏尔:中国人民发声了!十问人民日报:到底是谁养谁?太震惊了!
- 加拿大经济第一季度萎缩 四年首次
- 数据修正后 美国GDP第一季实际下降
- 【今日点击】中共元老称若特赦贪官 就进中南海抗议
- 张粟田:打虎转折 中南海放了一横炮
- 担保公司诈骗,百姓游行维权
from 新唐人电视台 - 全文推荐 http://www.ntdtv.com/xtr/gb/2015/06/01/a120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