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中国大陆享誉世界的《墓碑》一书作者杨继绳,被其退休前单位新华社禁止出国领奖,引起外界关注。次日,中共《环球时报》发表署名单仁平的文章《对西方奖项多一些心眼不过分》,对杨继绳被禁领奖事件进行解读。
2月25日,杨继绳从10个方面反驳《环球时报》的评论。杨继绳表示,有几个奖项他婉拒的原因,是因为授奖者和中共关系有点紧张,如果接受他们的奖项,可能会危及他的安全,影响他的正常生活。
对于《环球时报》说《墓碑》一书提到,从1958年至1962年中国一共饿死3600万人,〝这一数字是对那场天灾人祸究竟饿死多少人各种推算版本中最高的之一。〞杨继绳反驳说,他采取的数字,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
杨继绳举例说明:中外学者对饿死人数据的推算结果,从1700万(蒋正华)、2200万(李成瑞)、3500万(王维志)、4000万(廖盖隆)、4300-4600万(陈一咨),前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说:那三年〝非正常死亡人口达数千万,比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死的人还要多〞。还有人说5000万、6000万的。
针对《环球时报》指称杨继绳获奖是被西方利用跟〝我们国家〞较量。杨继绳驳斥说,〝我的份量何轻,国家的份量何重?〞〝西方〞怎么会把我这一介小民作为较量一个大国的筹码?
他分析《环球时报》有很强的〝敌情观念〞,这种〝东方〞、〝西方〞的划分,与现在的北京当局的外交布局、经贸关系不符。而且认为自己周围都是敌对势力,把自己孤立起来的观念,不能履行习近平交给舆论工作者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
对于《环球时报》说中共官方对〝三年大饥荒早有正式说法〞〝官方对‘人祸’因素并不回避。〞〝史学意义的研究和探讨都不是禁忌〞等说法。杨继绳反问,〝中共官方有正式说法〞,民间就不能再研究、再讨论吗?如果真是〝官方对‘人祸’因素并不回避〞,为什么《墓碑》、《人祸》、《麦苗青菜花黄——大饥荒川西纪实》等历史著作不能在大陆出版?为什么这些书在香港出版后被列为禁书?为什么写这类书的作者受到攻击和打压?真的是〝史学意义的研究和探讨都不是禁忌〞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地球人都知道〞。
杨继绳还指,那场大饥荒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之痛,也是全人类刻骨铭心之痛。让更多的人知道其中的教训,不仅是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由于多年的掩盖,今天的年轻人都不相信当年发生的惨剧。
杨继绳《墓碑》揭开中共谎言
此前,针对杨继绳原先计划今年3月前来美国领奖,被中共新华社禁止的消息,英国《卫报》报道说,杨继绳本人对此拒绝发表评论,而新华社也没有对此作出解释。
2008年出版的《墓碑》一书是杨继绳花了15年的功夫走访中国许多地方进行实地采访写成的有关1958年至62年间造成几千万中国人饿死的大饥荒的调查性报导。
美国之音报导回顾,中共对那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饥荒原来坚持说是〝自然灾害〞和〝苏共修正主义政权逼债〞造成的。但气象学者没有发现当时中国发生普遍性的灾害天气,而中共当局至今也没有出示先前的苏共当局逼迫中共政府还债导致中国发生严重经济困难的任何证据。
与此同时,中共当局几十年来竭力掩盖当时的一些基本历史事实,其中包括当时的中共党魁毛泽东不懂装懂瞎指挥,为了坚持不承认错误而在出现饿死人的报告之后,坚持其任性胡为的经济政策,最终导致数以千万计的人饿死。外界估计饿死人的数目在2千万至4千万之间。
报导说,如今,中共当局虽然不再那么强烈地坚持〝自然灾害〞的说法,并悄悄地放弃了〝苏修逼债〞的说法,但依然对中共制造的大饥荒竭力掩盖。
评论指出,中共所奉行的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政策,导致中国许多年轻人强烈质疑在中共统治下,曾经发生过比日本侵略中国造成的死亡人数更多的人造大饥荒。一些中国青年人甚至满怀义愤,声称所谓的〝大饥荒〞是国内外敌对势力诋毁中共的无耻谰言。
今年是文化大革命发起50周年以及结束40周年,此前有港媒评论说,与文革相关的话题将是今年舆论界讨论的重点,中共高层对此将不得不给出一个答案。
1962年,面对中国经济崩溃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共内部各方的强烈批评,毛泽东曾不情愿的在中共七千人大会上鞠躬认错。但刘少奇却因为不小心说了实话而在毛泽东几年之后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被毛泽东所策动的〝红卫兵〞整死。
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标签: 杨继绳 习近平 环球时报
延伸阅读::
- 石涛:经济衰落亿万富翁却多了 浮桥上的王国
- 〝搞这种东西会出事〞 中纪委借习近平喊话
- 【今日点击】〝党媒姓党〞强势语调之下透露绝望?
- 学者:习近平掌权后会给中国一条出路 给自己一条退路
- 分析:被习近平李克强培养 汪洋将进入权力核心圈
- 陈思敏:环球〝投石〞报导 隐射江泽民现况
- 肖钢下台后轮到周小川 习近平真正目标是谁?
- 海川:习近平调研三大官媒要对江系〝笔杆子〞下手
- 【中国禁闻】2月24日完整版
- 处境尴尬 刘云山与中宣部将面临整肃?
from 新唐人电视台 - 全文推荐 http://www.ntdtv.com/xtr/gb/2016/02/26/a1254769.html